法鼓家風

用法鼓山的共識來因應嶄新的世紀

法鼓山所推動的全面教育,包括從結婚、胎教、幼兒教育、青少年教育、宗教的人格教育、老年人的關懷教育,以及臨終關懷的生死教育。目的是在關懷人類,提昇人的品質,使得人人都能見到自心中的淨土。

大家不要小看自己,只要有一個念頭和慈悲、智慧相應,那麼你這一念,就是生活在自己內心的淨土裡;以這樣的精神,影響我們的家庭及生活環境,人間淨土就會普遍地、漸漸地落實出現了。

法鼓山所要達成的目標,就是淨化人心、淨化社會、提昇人品,改善環境、安定人心、安定社會,如此才能完成和諧的人生、和樂的社會、和平的世界。

但願我們共同努力、實踐、推廣,讓我們有大信心、大願心,因應嶄新的二十一世紀。

上文摘自 :《平安的人間》- 聖嚴法師

法鼓山的理念架構

使 命 以心靈環保為核心,弘揚漢傳禪佛教,透過三大教育,達成世界淨化。
理 念 理念 提昇人的品質,建設人間淨土。
精神 奉獻我們自己,成就社會大眾。
方針 回歸佛陀本懷,推動世界淨化。
方法 提倡全面教育,落實整體關懷。
方 法 三大教育 大學院教育、大普化教育、大關懷教育。
實 踐 四種環保 心靈環保、禮儀環保、生活環保、自然環保。
心五四運動 四安:安心、安身、安家、安業

四它:面對它、接受它、處理它、放下它

四要:需要的不多;想要的太多;
能要、該要的才要;
不能要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。

四感:感恩、感謝、感化、感動

四福:知福、惜福、培福、種福

心六倫運動 家庭倫理、生活倫理、校園倫理、自然倫理、職場倫理、族群倫理。
四眾佛子共勉語 信佛學法敬僧,三寶萬世明燈 。提昇人的品質,建設人間淨土 。

知恩報恩為先,利人便是利己。盡心盡力第一,不爭妳我多少。

慈悲沒有敵人,智慧不起煩惱。忙人時間最多,勤勞健康最好。

為了廣種福田,哪怕任怨任勞。佈施的人有福,行善的人快樂。

時時心有法喜,念念不離禪悅。處處觀音菩薩,聲聲阿彌陀佛。